质量好的磨毛四件套不易起球,但质量差的、或者使用保养不当的,起球风险会比较高
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,很多人在购买磨毛四件套时都会有这个顾虑。
总的来说:质量好的磨毛四件套不易起球,但质量差的、或者使用保养不当的,起球风险会比较高。
下面为您详细解释一下原因和如何避免:
为什么磨毛四件套可能会起球?
磨毛是一种后处理工艺,通过磨毛机在面料表面打磨出一层短密绒毛,从而获得柔软、暖和的触感。起球与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:
-
面料材质(最关键的因素)
- 纯棉磨毛: 这是最常见的选择。长绒棉(如埃及棉、匹马棉、新疆长绒棉)纤维长、强度高,织成的布料再经过磨毛,不易起球。而一些短纤维棉或普通棉,纤维短,在摩擦后更容易从布料中断裂、卷曲形成毛球。
- 涤棉混纺磨毛: 为了降低成本、提高耐用性,有些产品会加入涤纶等化纤。化纤强度高,纤维脱落后不易脱落,反而会纠缠在面料表面,形成顽固的毛球。 因此,涤纶含量越高,起球风险通常越大。
- 天丝、莱赛尔等再生纤维磨毛: 这类纤维本身光滑不易起球,但做成磨毛工艺后,表面的绒毛在剧烈摩擦下也可能会有轻微起球,但通常比劣质纯棉或涤棉要好。
-
工艺水平
- 纱线品质与密度: 高支高密的面料(如60支、80支以上),纱线更细,编织更紧密,纤维被牢牢固定在布料中,不易被磨出来,因此起球率大大降低。低支低密的面料则相反。
- 磨毛工艺本身: 优质的磨毛工艺打磨出的绒毛短而密集,贴合牢固。而粗糙的工艺可能会导致绒毛长短不一,长的绒毛更容易纠缠起球。
-
使用和洗涤方式
- 摩擦: 与粗糙的睡衣、床垫、或者宠物频繁上下床等都会增加摩擦,导致起球。
- 洗涤不当: 机洗时与其他粗糙衣物(如牛仔裤、带拉链的衣物)混洗、使用强效洗衣粉、长时间强力搓洗或甩干,都会加剧面料表面的磨损和起球。
如何选购不易起球的磨毛四件套?
- 看材质:首选100%纯棉,且最好是长绒棉。 在商品详情页寻找“长绒棉”、“新疆长绒棉”、“匹马棉”等关键词。尽量避免涤棉混纺(如“35%棉,65%聚酯纤维”)。
- 看支数和密度:选择高支高密的产品。
- 40支纯棉磨毛是入门级,手感尚可,有一定起球风险。
- 60支及以上纯棉磨毛品质较好,面料更细腻紧实,不易起球。支数越高,通常越不容易起球。
- 警惕虚标支数,一些廉价产品标着“120支磨毛”但价格极低,基本不可信。
- 看价格: 一分钱一分货。一套优质的60支长绒棉磨毛四件套,正常售价应在300-500元以上。过于便宜的产品很可能在原料和工艺上偷工减料。
- 看评价: 重点查看追评和差评,特别是那些使用一两个月后的评价,看看是否有关于起球、掉毛的反馈。
如何减少和护理已起的毛球?
- 正确洗涤:
- 翻面洗涤,减少正面摩擦。
- 与柔软衣物分开洗,避免与粗糙衣物混洗。
- 使用中性洗衣液,对面料更温和。
- 选择洗衣机的“轻柔”或“丝毛”模式。
- 自然晾干,避免暴晒;烘干机的高速翻滚会加剧起球。
- 处理毛球:
- 如果已经起了少量毛球,可以使用毛球修剪器轻轻修剪,注意不要伤及面料本身。
- 也可以用浮石或专用的去毛球石轻轻刮除。
- 切勿用手去揪,这样可能会拉断更多纤维,导致问题更严重。
总结
- 优质磨毛(高支高密长绒棉) + 正确使用保养 = 基本不起球
- 劣质磨毛(低支低密、含化纤) + 粗暴洗涤使用 = 容易起球
因此,如果您担心起球问题,建议在预算范围内,尽量选择高支高密的100%长绒棉磨毛四件套,并用心护理,这样就能在享受温暖柔软的同时,最大程度地避免起球的烦恼。